学史励行| “学党史 学会史”专题培训讲座第一期内容分享
发布时间:2021-10-12
1615
联合会动态
2021年10月11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秘书处成立互助学习小组,开展为期20日的“学党史 学会史”专题培训讲座,此次培训由联合会副会长王骏、副会长高大勇、常务理事王权主持。培训采用“应知”与“应会”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学习联合会基本情况,回顾联合会十年历程“大事记”,探讨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方法,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团队建设、理顺工作职能、提高各部门协作能力与工作效率。
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
学党史、学会史专题培训讲座 | 第一期内容分享
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 基本概况
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名字的由来
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原名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于 2011 年 7 月 30 日正式成立,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和主管的自愿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义务服务的民间组织,联合会连续多年被北京市政府评为最具执行力的慈善公益机构。2014 年,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被原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系北京市五十一家“枢纽型”社会组织中唯一一家民间社会组织。
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于 2016 年 7 月 1 日,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联合会的英文译名为:Beijing Charity Volunteer Federation 。

联合会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构成,自成立来义工队伍不断壮大,已成立18个分会、32个专业委员会、829个慈善义工社、5321支慈善义工队,注册的慈善义工已经达到 187 万人。
多年来,联合会围绕服务社会的主题,慰老、助小、助残老项目巩固成熟,文化、教育、环保新项目又开新花,共组织各类帮扶活动项目已达到 57 个,活动次数达到了 36915 次,总受益群众达到 5000 万人次,实现了联合会慈善公益活动多元化的新常态。
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会徽象征中国慈善义工无私奉献的爱心像火焰一样熊熊燃烧在世界各地。
会徽由四部分组成:麦穗、红心、“义”字变形、火焰。“麦穗”象征民生和国际交流;“红心”象征慈善义工的爱心;“义”字代表中国文化;“义”字变形象征火把;“火焰”色彩鲜明艳丽,造型灵跃,代表慈善义工如火焰一般的爱心。

联合会以“发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和积德行善、无私奉献的文明精神,整合慈善资源,组织义工队伍,自愿为社会及社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与发展,倡导一切有能力的人士争做慈善事业义务工作者”为根本宗旨。
为支持首都春运工作,受北京站、北京西站管委会邀请,联合会连续四年在北京站(2012 年)、北京西站(2013 年、2014 年、2015 年)组织义工进行义务帮扶活动,内容涉及咨询、帮扶、禁烟,得到良好的社会反馈和慈善义工的积极响应,极大提升了北京慈善义工公众服务的品牌形象。
2013 年起,联合会在北京西站开展了为期 22 天 66 个班次的春运帮扶活动,参与慈善义工达到 4866 人次。同年暑运,联合会应西站相约,组织 13813 人次参加的计 62 天的义务帮扶活动。
2014 年春运,联合会在北京西站开展了为期 22 天的帮扶活动,计有 40 个班次的 4587 人次参与活动。同年暑运,联合会组织慈善义工分 124 个班次继续在西站开展春运帮扶活动,参与人数共计 15194 人次。
2013 年 6 月 23 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在北京市西单广场拉开了“文明出行,我能行”暨“公益街”公益活动的大幕。活动受到了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交管局、北京电视台、交通台的大力支持。联合会通过长期的实地调研,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研讨出本活动的四个阶段及“三五”的义工服务模式,这一义工服务模式也成为了北京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的一大亮点。作为联合会的常年性重点服务项目,这一系列活动启动几年来,联合会组织服务时间 162,380小时,参加慈善义工 55000 余人次,近百万人次受益,为西单、王府井地区南来北往的群众提供了温暖、便捷的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公益街项目累计工时达 1420.5 小时的榜样人物范京福更是被媒体赠予“西单老范”称号。
2021年9月起,为了营造和谐有序的首都交通环境,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在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交管局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主办,“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公益街活动持续开展,截止目前,承接路口20余个,参加慈善义工 800余人次,累计工时达1025.6小时以上。
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常年开展大型环保类志愿服务活动“节日零垃圾”“水资源保护”等,有着丰富的环保类志愿服务经验。联合会积极响应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倡导发出《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首都社会组织垃圾分类六大行动》计划,开展“凝聚首都志愿力量·助推生活新时尚”活动,注册志愿服务组织7.69万个,参与活动慈善义工超30万人次。成功打造“少年垃圾分类益起行”“节日零垃圾”“红马甲桶站指导员”等多个垃圾分类主题。号召80万职工力量,动员80万个家庭、带动300万名家属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为美丽北京出一份力。
单2020年五一期间,节日零垃圾活动走进公园,垃圾分类进社区活动开展近5000人次参与,受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新京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大型文化系列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八届,寻找第九届北京市最美慈善义工也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情况下拉开帷幕。活动以广大一线慈善义工为参与对象,通过深入寻找、发掘、宣传及表彰优秀慈善义工和慈善义工团体的方式,展示首都优秀慈善义工事迹,达到引起公众对慈善义工事业的关注,促进慈善义工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为全面推进首都慈善事业的发展打造良好基础的目标。截止2021年7月31日,共计寻找到1920个最美义工个人与300个最美义工团体。
讲好慈善公益故事,弘扬慈善公益精神。与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第一届“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大型文化系列活动,在2014年12月29日召开的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总结交流会上,荣获北京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评选金奖。
2021年“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大型文化系列活动已被纳入市委宣传部“北京榜样”的组成活动和北京市文明办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组成活动。